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。这一年,我省将围绕提升“五大能力”,完善“十项机制”,开展“十大整治”,协同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,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确保环境治理有更好效果、生态环境有更大改善。
定目标明任务
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8.7%力争消灭国考劣Ⅴ类断面
着眼高质量发展,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,我省提出四大任务:聚焦区域协调发展、传统产业提质增效、新兴产业发展等五大领域,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。集中开展十项专项整治,坚决打好四场保卫战:青山保卫战突出秦岭保护整治,做好渭北“旱腰带”生态修复;蓝天保卫战突出清洁能源替代、严控“两高”行业产能、突出“散乱污”企业清洁化改造、高排放柴油货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、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管控;碧水保卫战突出排污口整治、污水处理厂监管和重点支流治理;净土保卫战突出污染地块管控和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。健全完善十项制度机制,提升生态环境能力现代化水平。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安全保障、生态环境监测、生态环境科研创新等五大能力,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重服强整治
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环保服务坚决打好四场保卫战
1月28日,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发布,将从7个方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作用,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。2月15日,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,服务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再一次被提出。如何着眼“服务”,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,主要从5个方面入手:
—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主动服务“三个经济”,开展“区域环评”,强化源头治理,严把项目审批,2019年年底前逐县编制好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,完成全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。
——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。关中水泥、焦化等重点行业全面执行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排放标准;建立钢铁、建材、有色、火电、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排放管理台账,引导企业改进技术工艺,淘汰落后产能;对物料运输、装卸、储存、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,提升资源利用效益。
同时,我省还将集中开展十项专项整治,坚决打好四场保卫战。我省将全面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,年内完成秦岭北麓4市16个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;到年底,关中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0%以上,县城和城乡接合部达到70%以上;深化和拓展低碳试点;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布局园区化、经营集约化、环保物业化改造;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,今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,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点;完成“千吨万人”(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)以上饮用水源地摸底排查,县级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比例达到75%以上;开展农村废弃农药包装物、废旧电池等有害物品回收示范;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,引导企业采用**适用加工工艺并集聚发展;以生猪、奶牛等畜牧大县为重点,在西乡、合阳、延川、澄城等地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。
健机制提水平
环境保护入目标责任考核对大气、水环境质量恶化的地区征收补偿金
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、依靠法治。2019年,我省将健全完善十项制度机制,提升生态环境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生态环保督察制度。我省将积极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后期整改和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反馈问题整改。同时,完善省委环保督察体系,组织开展第二批省委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工作。
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制度。我省将完成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、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,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,加强区县级环境执法能力建设;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、查封扣押、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;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;围绕突出环境问题,开展机动式、点穴式执法督察。
目标责任考核制度。我省将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,严格实行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;完善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;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,纳入省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。
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制度。我省将加快排污许可证核发,覆盖涉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所有重点行业;强化持证排污管理,实行排污许可与环评、执法衔接;继续推进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,征收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。
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。我省重点排污单位将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;各市政府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清单;定期公布城市大气、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,公布市、县(区)环境质量排名。
本文转发于陕西日报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